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_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_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中字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龐洪帥:設施漁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2023.12.26

?


12月6日,在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2023年科學技術年會——鄉村環境導向開發EOD論壇上,大連海洋大學博士、副教授,大連海洋大學設施漁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龐洪帥作了題為《設施漁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

龐洪帥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鄉村人口數量逐年下降,我國漁業從業者數量逐年減少,人口老齡化嚴重,50歲以上漁業從業人員占比為49%。


我國水產品總量逐年穩步上升,2021年中國水產品出口量390.07萬噸,同比下降0.28%,水產品進口量574.74萬噸,增長1.39%,進口量略大于出口量。



設施漁業概念及內涵


設施漁業是實現水產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


設施漁業亦稱環境控制漁業(Environmental Controlled Aquaculture),是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集約化高密度養殖產業,它是集現代生物、環境、機電、建筑等多學科為一體,利用工程技術和工業化生產方式,建立漁業養殖設施,運用工程技術,營造出適合水生生物生長繁育的良好水體與環境條件,把生產過程置于人工可控狀態,以科學的精養技術手段,使其獲得較高的產量和品質,并能產生良好經濟效益的一種高效型漁業。


設施漁業是現代漁業的重要形式,是推進漁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以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力密集為主要特征的集約高效型產業;


加快發展設施漁業,對于加強水產業的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道路,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內淡水魚養殖模式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簡約型



經濟適用

管理簡單

節水節地

新水補充量~20%

適合小型企業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標準型


設備自動化

管理標準化

生產規范化

新水補充量10~15%

適合中小企業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精準型


設備自動化

管理標準化

生產數字化

生產全程可追溯

新水補充量5-10%

適合大型企業


其它池塘工程化養殖模式


「池塘跑道槽養殖系統」 


「陸基循環養殖系統」 


「池塘生態圈養系統」 



設施漁業研究應用展望


國內設施漁業產業現狀總結


智慧漁業的概念已經逐漸滲透到水產養殖的關鍵環節;


目前養殖生產和設備獲取數據的手段和方法已逐漸成熟;


數據和模型的準確性有待商榷,因為獲取數據的主要渠道是通過傳感器,而國產傳感器的精度、穩定性受其技術的影響參差不齊,國外產品價格昂貴,無法實現可持續的產業化;


決策系統、專家系統建設還不夠完善,缺少知識庫、專家庫;


水產養殖行業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短缺,生產管理人員整體文化程度不高,難以管理智能化程度高的系統,系統可持續利用率低。


設施漁業的研究應用展望


青年勞動力短缺對水產養殖行業的影響將在未來5-10年內凸顯;


國家將會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及法規,鼓勵水產養殖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發展;


先進水產養殖系統的推廣應用不再依靠政府和科技人員的推動,而將成為養殖企業的自發性需求;


水產養殖產業的信息化、自動化、集約化、智能化程度將逐年快速提升;


智能決策系統的建設將會是水產無人養殖系統建設核心的重中之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通過多跨應用,集成開發將會助推水產無人養殖系統快速發展。


我國水產養殖未來發展預測展望


2021年」 

傳統養殖逐漸被機械化、自動化養殖所替代,數字化養殖在部分領域應用實現,智能化養殖逐漸應用,智慧漁業產業興起和發展。


2022年」 

智能化養殖日益得到穩步發展,傳統養殖比例進一步減小,機械化、自動化養殖方式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


「2023年」 

自動化養殖產業基本成熟,無人化、智能化成為主流養殖方式,無人養殖系統在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并在部分品種(對蝦等)普遍應用。




水產設施養殖與裝備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團隊負責人 劉鷹



劉鷹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院長/博導


國家農業科研杰出人才,設施漁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引進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科協“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遼寧省特聘教授、杰出科技工作者;


世界水產工程學會(AES)主席,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水產工程分會主任委員、水產工業化養殖與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主要致力于研究水產設施養殖與裝備工程領域的科技前沿與產業關鍵問題,主要研究方向為水產集約化養殖系統生物與環境互作機理、水產養殖系統中生物行為生態學特征與生長代謝機制、水產高效養殖設施裝備研發與創制、藍色農業精準生產與福利養殖等;在全國建立了20余個大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示范基地;


獲省部級獎勵9項,發表文章25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主編書籍教材6部。


團隊介紹



水產設施養殖與裝備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成立于2016年初,2018年獲得“遼寧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團隊服務現代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聚焦行業發展重大需要,以現代漁業設施與裝備研發和研制、技術示范與轉移轉化,技術培訓和咨詢為核心任務,重點發展設施工程和福利化養殖技術、漁業裝備技術和智能化管理技術,以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和裝備技術體系,加速陸基近海養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實現藍色農業精準生產,支撐和引領我國現代漁業高效健康養殖為發展目標和使命。


團隊現有成員96人,目前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項目、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40余項,獲批科研經費8000余萬元。

返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泸州市| 锡林郭勒盟| 图们市| 天长市| 河津市| 浦城县| 承德县| 杨浦区| 泗阳县| 海盐县| 龙里县| 五大连池市| 南漳县| 灌南县| 阳泉市| 阜宁县| 广东省| 宜丰县| 三江| 黔南| 绩溪县| 文昌市| 陆河县| 宁城县| 曲沃县| 华容县| 胶南市| 信丰县| 九寨沟县| 东台市| 大理市| 滁州市| 凤台县| 六盘水市| 简阳市| 犍为县| 乐亭县| 水城县| 温宿县|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