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商達公用集團有限公司在微生物EEM菌種資源研發與應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自主研發的不動桿菌CN-D1分離菌株及其菌體制劑,為循環水養殖和養殖尾水凈化提供了高效、環保的生物脫氮解決方案。相關成果成果《不動桿菌CN-D1分離菌株及其應用》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202411976316.4),并于2025年4月28日授權(發文序號2025042800420800)。
循環水高密度養殖模式,集合了水處理技術、高密度水產養殖、集約化管理等先進理念于一體,是一種環境友好可持續化發展的養殖模式,是近年來國內外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加,水體中大量糞便以及剩餌的沉積,引起氨氮、亞硝態氮等有害物質的積累,導致養殖水體惡化,嚴重影響了養殖產品的產量以及質量,并且尾水外排會導致周邊自然環境遭到污染。因此,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水體凈化處理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微生物法是循環水養殖水處理技術綠色轉型的核心技術,但是傳統生物脫氮技術依賴硝化 - 反硝化分步進行、流程復雜、設備要求高,且自養硝化細菌環境適應性差,處理效率低。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團隊分離并鑒定了一株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sp.)CN-D1菌株,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242023。CN-D1是一種同步硝化反硝化菌,能夠同時除去水體中的總氮、氨氮、亞硝酸鹽等物質;同時環境耐受性強,可以應用于循環養殖水體和養殖尾水中,發揮生物脫氮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投加CN-D1菌劑后,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態氮的去除率分別可以達到70.8% 和69.2%。針對尾水中的高濃度污染物(NH4+-N 3.5 mg/L、TN 6.9 mg/L),連續投加菌劑后10天內,各項指標均大幅下降,穩定時的NH4+-N、NO??-N以及TN的去除率分別可以達到86.5%、81.7%和71.0%。總的來說,該研究為我國循環水養殖系統水處理提供了新的菌種資源,有效減少循環水養殖系統水處理的成本。
近年來浙江商達公用集團依托省級重點院士工作站、浙江農村環境研究所與浙江農林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以微生物技術與工藝為核心,在高效微生物菌種資源庫構建、菌種強化技術、菌包產品、發酵強化工藝、循環養殖水處理菌劑等技術研發方向取得了豐碩成果,商達已經測試了十萬余株環境微生物(全國不同地理區域上千種不同條件的環境樣品),建立了一批性能優異、種類齊全的環境處理專用EEM菌種質資源庫(保藏3000多種菌種,覆蓋硝化菌、反硝化菌、除油菌、有機物降解菌、低溫菌、高鹽堿耐受菌、水產養殖益生菌劑等系列品種)。已形成能滿足處理各種環境條件應用的特色環境微生物菌種保藏資源庫,部分被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余篇,共獲得12項專利授權,其中包含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惠民計劃、浙江省重大等12余項科研項目。